聲測管采用鋼材作為材質優點是便于安裝, 可用電焊焊在鋼筋骨架外, 可代替部分鋼筋截面,而且由于鋼材剛度較大. 埋置后可基本上保持其平行度和平直度,許多大直徑灌注樁均采用鋼材作為聲測管。 但鋼材的價格較貴。
聲測管的直徑,通常比徑向換能器的直徑大 l0mm即可,常用規格是內徑 50-60mm。聲測管的壁厚對透聲率的影響很小,所以,原則上對管壁厚度不作限制, 但從節省用鋼量的角度而言, 管壁只要能承受新澆混凝土的側壓力,則越薄越省。
鋼材力學性能是保證聲測管最終使用性能(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標,它取決于鋼的化學成分和熱處理制度。在鋼材標準中,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規定了拉伸性能(抗拉強度、屈服強度或屈服點、伸長率)以及硬度、韌性指標,還有用戶要求的高、低溫性能等。
①抗拉強度( σb)
試樣在拉伸過程中,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 Fb ),出以試樣原橫截面積( So)所得的應力( σ),稱為抗拉強度( σb),單位為 N/mm2 (MPa )。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計算公式為:
式中: Fb-- 試樣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 N(牛頓); So-- 試樣原始橫截面積, mm2 。
②屈服點( σs)
具有屈服現象的金屬材料,試樣在拉伸過程中力不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繼續伸長時的應力,稱屈服點。若力發生下降時,則應區分上、下屈服點。屈服點的單位為 N/mm2 (MPa )。
上屈服點( σsu):試樣發生屈服而力首次下降前的最大應力; 下屈服點( σsl ):當不計初始瞬時效應時,屈服階段中的最小應力。
屈服點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Fs-- 試樣拉伸過程中屈服力(恒定), N(牛頓) So-- 試樣原始橫截面積, mm2 。
③斷后伸長率( σ)
在拉伸試驗中,試樣拉斷后其標距所增加的長度與原標距長度的百分比,稱為伸長率。以 σ表示,單位為 %。計算公式為:
式中: L1-- 試樣拉斷后的標距長度, mm ; L0-- 試樣原始標距長度, mm 。
④斷面收縮率( ψ)
在拉伸試驗中,試樣拉斷后其縮徑處橫截面積的最大縮減量與原始橫截面積的百分比,稱為斷面收縮率。以 ψ表示,單位為 %。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 S0-- 試樣原始橫截面積, mm2 ; S1-- 試樣拉斷后縮徑處的最少橫截面積, mm2 。
⑤硬度指標
金屬材料抵抗硬的物體壓陷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根據試驗方法和適用范圍不同,硬度又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肖氏硬度、顯微硬度和高溫硬度等。對于管材一般常用的有布氏、洛氏、維氏硬度三種。
A、布氏硬度( HB )
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以規定的試驗力( F)壓入式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后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 L)。布氏硬度值是以試驗力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以 HBS(鋼球)表示,單位為 N/mm2(MPa) 。
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 F--壓入金屬試樣表面的試驗力, N; D-- 試驗用鋼球直徑, mm; d--壓痕平均直徑, mm 。
測定布氏硬度較準確可靠,但一般 HBS 只適用于 450N/mm2 (MPa )以下的金屬材料,對于較硬的鋼或較薄的板材不適用。在鋼材標準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廣,往往以壓痕直徑 d 來表示該材料的硬度,既直觀,又方便。